Hope is not a strategy, but it is necessary – 從軟體測試會心派的角度,來解釋為何乖乖在科技業如此的重要

by | 6 月 5, 2024 | blog

Computex黃仁勳來演講介紹了一堆廠商,網友們幽默地表示漏掉了乖乖,而這個說法,在社群上我也觀察到了很兩極的觀點,一派覺得乖乖很重要,另一派覺得乖乖這種只是邪門歪道,應該要更積極的去找出問題而不是依靠心靈慰藉。

圖片取自網路新聞,點擊圖片可看原文及原圖:/ https://technews.tw/

Google的SRE book開頭就是”Hope is not a strategy”,有一位SRE Stephen Thorne解釋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我們需要應用最佳實踐,而不是僅僅讓軟件和新功能上線並相信它們會成功。我們用這句話來指責那些在沒有應用適當原則和最佳實踐的情況下讓事情發生的人(例如產品發布或運行系統)」。

就工程師來說,有一部分的壓力都是來自於「最佳實踐」 Best Practice這個詞,但其實沒有人能夠知道最佳實踐長什麼樣子,或者是最佳實踐是要花費很高的成本,但公司卻沒給這麼多,所以做不到最佳實踐。但無論如何,我會說追求最佳實踐是絕對正確的,只是我們沒辦法做到最佳實踐時,所帶來的焦慮和不安該怎麼辦?

會心派測試理論,核心概念就是一個字「穩」,而這裡的穩不是追求程式碼或系統穩定,而是心靈的穩定,任何技術的最源頭都是來自於人,如果人的心靈不穩定,一直處於焦慮、不安、急躁的狀況,無論對個體或是企業都是很糟糕的,因為員工的專注力全部被心靈狀態受影響而大幅降低產出。

社會上追求心靈穩定的最佳案例,就是信仰。當我們心裡有疑慮、慌張的時候,很常會求助信仰來幫助自己,像是拜拜求神、擲筊杯抽籤、祈禱禱告等等,都是為了讓自己的焦慮有個適當的出口。

所以我們可以簡單地把乖乖視為一種信仰,工程師們把乖乖放在伺服器旁、開發機旁邊,而且一定要是綠色乖乖,而且不能夠過期喔,只要不是這些條件,就是褻瀆了乖乖之神,機器就很有可能出問題。這些規則條件,其實是社會建構出來的共識,要去爭論乖乖有沒有效這件事情,其實已經上升到了「有沒有上帝」、「有沒有佛祖」這類哲學問題。

乖乖,其實就像是宗教信仰的蠟燭,佛教會點蠟燭象徵光明,基督教會點蠟燭來象徵希望,道教也有點燈的儀式,像光明燈、文昌燈、財神燈,都像是給人加上一個力量,來面對未知的問題。

更多時候,乖乖儀式是一種「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約定俗成,退一萬步來說,他的成本非常低,對於一個未知的問題,我們不知道要投資多少金錢、時間、人力在這個的問題上,乖乖幾十元的成本CP值真的超划算,如果還是沒辦法解決,就換另一箱乖乖,繼續做事,嘗試解決這件事,如果解決了,那乖乖真有效。

注意到了嗎?乖乖的信仰不代表著我們不努力,把問題都交給乖乖的神力,就像其他的信仰一樣,生活都會正常過下去,事情一樣要解決,只是我們會把一些功勞和過錯歸咎給信仰,來讓自己的心靈更加穩定,避免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和負擔,所以乖乖不是對與錯的問題,它是一種心靈的寄託。

我曾經也懷疑過信仰,覺得做這些儀式都沒有意義,它沒辦法帶給我一個確定的結果,不過當我去到教堂、基督教的聚會、廟宇、齋醮、遶境等等不同信仰的活動時,我發現擁有自己信仰的人,是能夠專注在一件事情上的,因為他們的焦慮已經轉移到了信仰上,所以我在基督教的聚會上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每一個人都是喜樂的,而在寺廟裡伴隨著佛經,可以感受到每一個人都是平靜的,我最常去關渡宮,每次都會看到有人擲筊杯,這其實就是尋求一個可能的答案和方向,這其實沒有對錯,就像最近Netflix上映了台灣的電影「周處除三害」,裡面很有名的台詞「關聖帝君給我九個聖杯」,這代表這九個聖杯帶給了他更堅定的決心,試著想想看,相比一個聖杯,九個聖杯的難度是不是高很多,這麼難遇見的事情都遇到了,表示神明的指示很明確吧,而且有一種代位求償的感覺,是神明指示的,與信仰榮辱與共的感覺。

說這麼多,乖乖是不是真的是一個信仰,我不知道也不確定,但我能確信這件事情在工程領域是真的存在的,而且也真的遇到幾次因為過期或沒補貨而發生問題,這即使不是信仰,也能算作是一種文化吧,一種大家知道不一定真的有用,但試試看也無妨的感覺。

GoogleSRE book開頭”Hope is not a strategy”,我會再加上”but it is necessary”

讓Armoury成為測試團隊的軍火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文章作者介紹

Fabian Lin

從研發領域叛逃的QA,從小咖變工程總監,我想把業界很多錯誤的認知導正,帶領新鮮人或基層人員往上走,開發平價的測試管理系統Armoury+,在測試的道路上獲得更多成就感(面試不用再只能說找到Bug很有成就感了),歡迎隨時聯繫我。

你也想要分享知識和觀點嗎?KEENLITY目前推出INSIGHT觀點報,誠徵「專欄作家」與「單篇投稿」,點擊連結投稿並了解好處和責任。

精選軟體測試線上課程

邀請您訂閱INSIGHT觀點電子報

Similar Posts

沒基礎就用AI寫程式是什麼樣子? – 使用AI前要先知道的小故事

沒基礎就用AI寫程式是什麼樣子? – 使用AI前要先知道的小故事

近期面試了一位自動化測試工程師,而我的習慣,是會以一個貼近實務的題目作為考題,請人選用程式解決,這次是請他將API的Response做解析,並取得我要的資料內容。 人選說他有帶自己的電腦來,想直接上手寫。我覺得沒有不妥,比起上白板更有效率,就等他開好電腦,打開VS Code。 接著他開始寫註解,我剛開始覺得這個習慣不錯,接著發現他有安裝Copilot,畫面上跳出了一條條的Auto...

你憑什麼教人?憑我的執念和哲學觀 – 軟體測試顧問之路

你憑什麼教人?憑我的執念和哲學觀 – 軟體測試顧問之路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如果這句話是出自經典,但為什麼我仍然執著於指導著下屬?即使在我聽到很多人都覺得我沒資格,或是我憑什麼的時候,我依然堅持著。
我反思了我的成長歷程,發現到,因為我曾經遇到過不好的老師,以及遇到過影響我一生的老師。在我的思維中,我覺得這個世界上欠缺太多好的老師了,而我想用我的方式,來給予願意相信我的人一些指引。因為我覺得有個曾經相信你的人是非常重要的,即使過了十幾二十年,甚至當我們老去的時候,你都會想著曾經有一個過客,影響著你的人生。

KEENLITY的3年軟體測試創業回顧

KEENLITY的3年軟體測試創業回顧

KEENLITY三週年慶推出多重優惠!宣布30家企業訂閱Armoury+可享「價格鎖定,終身不漲價」的特惠,並加碼推出Starter方案,滿足小型測試團隊需求。此外,用量更大幅提升,在價格不變下可用案例量翻倍。我們的測試管理系統Armoury+擴展至完整API功能,並計劃年底上線API監控。過去三年,KEENLITY從零客戶成長至服務多家企業,並組建軟體測試聯盟,攜手國際夥伴。KEENLITY的成長軌跡已成定局,迎接下個輝煌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