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9日, CrowdStrike公司的更新引發的全球微軟Windows大規模當機事件,這起事件不僅讓採用他們家產品的各家企業哀號、也引發了業界對軟體開發流程、軟體測試或品質保證(QA)機制以及自動化測試等諸多議題的深入討論。我們今天來探討這個事件,大家看到了什麼。 簡單回顧一下...
KEENLITY正式啟動全新型態人力派遣服務 – 人才派駐
新型態的人力派遣模式 - 人才派駐能夠解決企業軟體測試人才缺乏的問題,由KEENLITY選拔合適的人才派駐到企業,再藉由KEENLITY在軟體測試培訓上的優勢,幫助人才快速上手,並且長期培訓,減少企業人員流動上的成本。 搭配軟體測試顧問服務,能讓顧問更清楚企業的運作模式,安排主題式的培訓來解決企業痛點,將效率最大化。 人才派駐服務已經與數家企業合作中,可於KEENLITY官網上看到公開的合作企業。 ...
不該使用Excel或Google Sheet作為測項管理系統(Test Case Management System)的8個理由
如果只能指出一項測試工程師核心的工作,那我會說是「Test Case」,也就是測試項目。因為最終就是得決定我們該測試些什麼。 如果要說最流行的測項管理系統(Test Case Management System),Excel跟Google Sheet如果說是第二名跟第三名,那第一名就是沒有測試,也就不需要測項管理了。這不是玩笑話喔,我們統計了大約七十家企業,橫跨金融、遊戲、軟體開發商、百貨、零售等等,超過50%的企業是沒有配置測試人員,是由研發人員自行測試或是不測試,由使用方驗收,即使有測試,測試過程是沒有管理測試項目的。...
有了KEENLITY軟體測試社群,每個人能得到什麼?
2023/06/18我去母校的台北校區參加了軟體測試實務的新書分享會,見到了測試領域的大神李信杰教授,他說他想要為軟體測試做「人才培育」,他的教授身份無庸置疑的驗證他是言行一致的高人,加上他詼諧幽默的演講風格,即使是第一次見到他,我也馬上被圈粉,不過我自己有點社交恐懼,只有打個招呼交換名片就沒有然後了QAQ。...
KEENLITY推出社群直播課 & 公開直播課!怎麼區分?一次講清楚!
測試顧問的工作內容,就是持續不斷的輸出,輸出對任何事情的看法、輸出任何測試有關的知識、輸出成員提問問題的解答、輸出能夠激發成員思考的流程與方法……再經由階段性的結果,輸入回我自己的知識庫裡。 好像是進了測試領域,成為測試主管之後,我開始變成一個很愛講話的人,可能我自己心裡一直覺得大量的意見輸出和指導是只有成為主管才能做的事情,鑽研十幾年的教育背景,一直到三十幾歲當了主管才爆發出教學魂,講到有興趣或知識領域的東西就很愛講。...
KEENLITY再次進化!官網+社群大演化>流程自動化
在當顧問的這半年來,一直不停地思考著究竟KEENLITY還缺乏些什麼,我最後得出了一個結論,就是我的時間沒有被用在正確的事情上。 創業是一個很複雜的事情,有太多事情是我們一般人碰不到的事情,例如公司法規、會計稅務、金流、營銷、最後也得陪伴家庭,不可逆轉的時間一直被使用,但似乎沒有用在最正確的事情上。 最後定調一個原則,集中化。...
軟體測試顧問故事系列-測試的路上總是感到孤獨,無法被理解
寫文章錄Podcast也快兩年了,數量還累積得不多,但如果回頭看,會發現,其實我很少講測試專業,那我講的是什麼?兩個字,穩住。 為什麼這次要先用這個當作開頭呢?四月份KEENLITY發起了公益性質的實驗培訓計畫,不收費用,不收保證金,原以為像我這樣的小咖沒什麼知名度,應該是連預定的八個名額都收不滿,我都準備好如果報名人數收不夠,就宣佈全部錄取,但結果遠遠超乎我的想像,我的行事曆都排不下了….實際數字就不公佈了,怕如果還有下次,大家覺得競爭太多不敢投了。...
KEENLITY推出「完全免費」的實驗計畫 – 測試工程師種子培訓計畫招生簡章
今天要來公開一個實驗計畫,是測試工程師種子培訓有關的計畫,這個計畫其實想了很久,很害怕邁出去這一步,或是擔心發出去了,被認為自以為是,被人認為哪有資格指導別人,所以做了很久的心理建設,最後想起了阿德勒教我們的「沒必要向他人尋求認同」,我只要把目標專注在讓一直尋求指導無果的測試工程師們,能夠有機會獲得學習路上的陪伴者,那就是完成了我的目標,再加上很常被一些不認識但自稱是名師的人打到廣告,而且要價就是上萬的課程費用,真覺得自己第一屆完全免費真的是超佛心了。 所以在今天,KEENLITY正式公告 ...
ChatGPT取代軟體測試工程師?先解決這三個問題
這篇很長,沒看完或沒讀透很容易斷章取義或扭曲原意,慎讀 ChatGPT除了帶來新的技術革命,好像也帶來了不少焦慮感,前一陣子我們才談了由學員提出的「你可以不必是大神」,而現在ChatGPT的興起,也造成了一些學員對未來的困惑。 這次的文章乾貨很多,邏輯很多,請一定要仔細看,跟好囉,看完後,應該可以更多的解除你的焦慮感,不要分享出去,太多人知道,可能過陣子會被刪掉,建議自己收藏起來,但是按讚還是可以的。 你假如害怕被取代,一定要先解決這三個問題,尤其是最後一個,會改變你的人生 (這段話…怎麼有種網路影片的既視感)...
KEENLITY官方網站遷移
KEENLITY官網搬家囉~...
KEENLITY 隆重推出新服務 – KEENLITY Armoury 測項管理系統
KEENLITY成立將近一年半,日常就是寫寫部落格,錄錄Podcast,製作線上課程。 看似很平靜,但成立一間公司並且想長期維持穩定,其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如何在推動軟體測試領域和維持損益一直活下去是現階段的一個大難題,畢竟KEENLITY仍是一個很新的品牌,信任度的建立是很困難的,因此在這平靜的表象後面,組織變化、資金籌措、策略方向的調整一直在內部拉扯,或許這真的得要創立事業才能看得到的場景吧。...
KEENLITY開單勞基法真實存在的Bug– 從入門到專業
這次的主題,值得您分享給你的朋友們。 最近C海鳥的事件在科技圈鬧得沸沸揚揚,由於官方說明還沒出現,目前頂多在官方FB打口水戰,局外人看的不是很明白,所以先不就海鳥事件提供看法,我們就單純的來看勞資糾紛最常遇到的問題 – 也就是如何合法資遣 雖然現在創立KEENLITY,但公司沒有員工,稱不上資方,但工作十年的勞方經驗總是有的,加上曾經想轉行當律師或公職,一些特定法條還是有讀過的,勞基法的資遣那一段也是必看的,才能知道該怎麼打混才不會被裁(開玩笑的) 根據法條寫明,除非有五項之一,否則雇主不得終止勞動契約: 一、歇業或轉讓時。...
解決開發測試過程中的不可控因素 – 傷停補時
又來到了世界盃足球賽的年份,不知道大家支持的國家是否贏了呢?每每世界盃總讓我回想起2002年德國門神卡恩擔任隊長的那一年,雖然足球規則不是很懂,但覺得卡恩真的很霸氣啊!也就在那一年變成迷弟了。而且在足球的編制中,我最喜歡守門員的角色,總覺得只要守門員夠強,即使有最強的進攻都可以守住(腦海浮現少林足球的太極拳)。是否與現在軟體測試的守門員 – 測試工程師 不謀而合呢? By Steffen Prößdorf, CC BY-SA 4.0, Link...
你可以不必是大神!從軟體測試談職涯焦慮
這次的主題很不一樣,不一樣的點在於,這是由課程學員提出的問題,因為他發現他的測試團隊成員時常會感到焦慮,尤其是在需要程式語言能力的工具上,常常會看著懂程式語言的同仁在操作工具上得心應手,可以做出很多變化或是測試方式,而程式能力比較不好的,可能就會轉而選擇用Excel表單甚至是用基本html,比較起來就能夠看得出很明顯的技術力的差別,導致成員開始產生焦慮問題。...
時事系列:你吃了學歷經歷標籤的虧?受害者還是受益者?
最近台灣社會充斥著論文造假和比學校好壞的新聞,論文議題先擺一邊,讓我有所感觸的,反而是學校好壞這件事。 承續過往文章一貫的風格,我們先說結論, 在無法改變社會的窠臼下,先順應而行,再力求改變 社會的窠臼 台灣所有的人都考過試,平日裡的考試、高中聯考、大學聯考,到現在的學測、統測、申請入學甚至是繁星,其實都在告訴我們一件事情 人是有比較性的...
惹怒軟體測試工程師系列 – Episode 1
以下是為了能夠滿足段落所需的長度而定義的無意義內文,請自行參酌編排。 為什麼測試部門沒測到 如果你曾這句話被惹怒,請用力分享 你有被問過這句話嗎?你有試過怎麼回應這句話嗎?得到了什麼樣的結果呢? 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這句話背後的含義和陷阱。而這句話是我個人認為最能惹怒QA的一句話了 我第一次被問這句話,是在愛奇藝擔任測試主管的時候,在每週的主管會議上,當著三十多個人的面,被VP問了這句話,當時的Bug是啥我已經忘了,但能確定的是,他不是個嚴重問題,嚴重等級應該是P2以下的等級,最後我們採用hotfix緊急發版來處理...
軟體測試QA大哉問系列:從Hands on的定義提出獨創的槍械理論
因應主題,會搭配一些槍械圖片,反感者可以改聽Podcast喔 今天是軟體測試QA大哉問系列的時間啦~工作多年的人,應該有超過一次以上的面試經驗了,而今天要來分享的,是我曾經面試過被問到的一件事,那就是Hands on的比例,我就被問了,你在管理上跟測試的Hands on比例大概是多少,我就如實回答,我100%都是在做管理職的工作內容,包含跨團隊溝通跟資源調配以及人員管理諸如此類的,然後經過了面試和考程式,最後得到了感謝函,感謝的理由之一,是他們希望能找會測試Hands...
管理哲學系列 – 有多少資源做多少事,如果每件事重要,那也就沒有一件事是重要的
今天又來到了管理哲學系列,上次講到彼得原理有三部曲,但最近又看到一個很有趣的LinkedIn貼文,所以決定臨時插一個新主題,也就是如同部落格標題所寫的,有多少的資源,做多少的事情,不要試圖去同時完成很多個超出承擔能力的目標,如果把每件事情都認為很重要,那就表示其實沒有一件事情是重要的,部落格文章會附上LinkedIn的連結喔。 但在開始講之前呢,得先提一下KEENLITY的課程,工程總監帶你學軟體測試,總共有七個大章節,其中的第六章節,就是在講優先級,第一小節的優先級緒論是免費的試聽章節,可以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管理哲學系列-彼得原理的另類實踐 EP1
「管理團隊」是當上主管後第一個要面對的事情,尤其是第一次當主管的時候,也才是第一次將管理理論化為實踐的初體驗,即使沒念過管理學,也是套用社會的生存之道形成自己的管理哲學,再慢慢的去摸索微調。 如果第一次接觸管理學,應該很難不去接觸到「彼得原理」,而彼得原理最廣為人知的維基百科說明,就是 人會因某種特質或技能,讓他被升到不能勝任的高階職位,最終變成團隊的阻礙...
軟體測試QA大哉問系列-從另一種角度來論英文能力
正好在上一篇Blog和Podcast發表之後,我在LinkedIn上被打到一則不認識的人貼文,我不知道真實出處,但至少我是從他的貼文上看來的,所以我就提供他的連結,而文章的原文是 English is a language, not a measure of intelligence. Don’t look down on someone who speaks “broken English”. It means they know another language. 我簡單翻譯一下...
管理哲學 – 我在測試團隊上的實踐
大家好久不見,近日來新冠疫情嚴重,我和我的家人也確診了,而我可能體質不是很好,症狀很嚴重,導致我跟公司請了三個星期的假,至今又過了一週,症狀還有咳嗽,還好錄製Podcast是可以剪輯的。 如果常看KEENLITY部落格或常聽Podcast的人,應該都會注意到,我們的內容很少給出一個斬釘截鐵或是特別推崇的理念,那是因為「選擇」很重要,除了是一般生活上的選擇,在測試工作上,很多時候也會面臨很多選擇,因此在目前的內容設計上,也會先走向一個大哉問或是多種選擇的探討。...
軟體測試QA大哉問系列-英文對測試工程師重要嗎?
2022年4月14日,我在KEENLITY社群裡問了一個問題,主要是問,英文對於你擔任測試工程師來說,會起到關鍵性的差異嗎?例如因為比別人的英文程度好,而得到了更多的薪資或是升職?或是有更好的機會? 英文該怎麼學?很難有定論,但至少確定,如果沒有運用的機會,即使學了,也容易隨時間弱化 如同KEENLITY一開始創辦時所說,我期望KEENLITY未來是一個國際化的社群,所以其中一些路線,是需要跟非華文的人溝通,才能取得更多的機會,目前也正在洽談一些事宜。...
KEENLITY正式推出第一堂軟體測試課程 「工程總監帶你學-軟體測試」
2022年五月一日勞動節,我們終於推出第一堂KEENLITY課程 「工程總監帶你學 – 軟體測試」 這堂課程耗費多少時間製作已經數不清了,畢竟是在職製作,只能在不影響工作的狀況下,才能夠有進度。通常也都是夜深人靜或假日的時間了 課程介紹...
我這麼優秀,但是公司都不教我
我這麼優秀,但是公司都不教我 這句話,是我某一次和朋友到咖啡廳聊天的時候,在點餐前,聽到一位男店員和一位女店員聊天時的對話,男店員當時在向同事抱怨公司不願意放更多的心力在他的身上,而脫口而出了這句話。 從測試的多方思維角度來看,有很多吐槽和攻擊的點,我猜有的人會覺得,也「太自以為是了吧,說自己優秀」、「不是不教你,只是不想教你」,偏資方想法一點的,會覺得「你得先證明給公司看你有多優秀啊」、「公司都有正當培訓,你是不是都沒有好好學」,諸如此類,這樣的充斥正反兩面意見的話題,在網路上不在少數,也就不在這邊做討論了。...
大公司小公司?軟體測試怎麼選?
又是一個爭議性的話題啦,我們決定了一個職業走向後,下一個問題,就會遭遇到,要去大公司比較好?還是小公司比較好呢?然後我們就開始Google或是問朋友問學長姐問長輩,通常就會得到幾個通俗的答案 大公司有制度,小公司扁平化 大公司專精領域,小公司廣泛學習 大公司穩定不易倒,小公司或新創拼機會 ………………… 寫不完,就舉幾個比較常聽的例子就好。你得到了這些比較之後,我猜還是沒人知道該去大公司還是小公司吧? 那今天就有別於以往集數的 Podcast...
KEENLITY Logo的設計理念
不知道有多少人注意到,我們悄悄地換上了新的LOGO呢? 這是一個不存在字典裡的字,最初想到這個名字的時候,特意去Google了一下,搜尋結果為0,而經過幾個月的內容發佈,目前搜尋結果已經都是關於我們的內容了 接著我們來說說這個名字的由來,原本無論如何都希望名字裡有個QA、Quality或是Test,畢竟一眼就看得出來是跟品質或測試有關的主題,但無奈這些字都太夯了(絕對不承認是我創意不足????),光名字這件事情就卡了我一個月,最後跟自己說,諧音也不錯 KEEN + Quality = KEENLITY...
好多人對閃婚都不看好,但慢慢來的就能長久嗎?- 敏捷和瀑布的對比
看到標題,請先別以為我要來講兩性關係,只是剛好單純要搭大S和酷龍的話題蹭熱度 (極度誠實),這次的標題是引用了許常德先生的話。 我發現我真的有職業病,當我看到許先生的話的時候,我第一反應就對比到了敏捷開發跟瀑布式開發,剛好就是軟體流程裡面標榜的「快快快」跟「慢慢慢」(好啦,別砲我,當然是相對來看的和一般認知的) 這次我們把主題放在「時間週期」...
軟體測試的本質,我們是不是都忘了呢?
作為第一篇部落格文章,這樣的標題,好像下得有點沈重?但若不沈重,卻又很難解釋這兩個問題 「為何要成立 KEENLITY?」 「 為何要選擇軟體測試這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