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哲學系列 – 有多少資源做多少事,如果每件事重要,那也就沒有一件事是重要的

by | 8 月 8, 2022 | blog

今天又來到了管理哲學系列,上次講到彼得原理有三部曲,但最近又看到一個很有趣的LinkedIn貼文,所以決定臨時插一個新主題,也就是如同部落格標題所寫的,有多少的資源,做多少的事情,不要試圖去同時完成很多個超出承擔能力的目標,如果把每件事情都認為很重要,那就表示其實沒有一件事情是重要的,部落格文章會附上LinkedIn的連結喔。

但在開始講之前呢,得先提一下KEENLITY的課程,工程總監帶你學軟體測試,總共有七個大章節,其中的第六章節,就是在講優先級,第一小節的優先級緒論是免費的試聽章節,可以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這次標題又沒寫優先級,為什麼我要提到優先級呢?那是因為,優先順序其實就是一種篩選,幫助我們篩選出最重要的那件事,即使同樣最重要,但在極端狀況下,我們還是能夠排出一個順序的。這時候男性朋友們應該腦海中浮現出一個萬年考題,如果女友跟媽媽同時掉進水裡,該救誰呢? 跟這個必死題相比,有沒有突然覺得工作上的優先順序好像沒這麼難排了呢?

要來解釋優先順序的重要性,就得再回過頭先來講資源分配,也就是有多少資源做多少事。網路上很多對於工作的抱怨文章,有些就會講,同一時間內被賦予好多任務,或是公司的目標一直變動或是增加,導致員工們無所適從,這其實一部分的原因,是沒有良好的資源分配。我們可以想像一下,現在有十個目標被排定要同時完成,而這些目標都被認定為最重要的事情,沒有一件能被捨棄,或者說不願意被降低重要性,接著假設要完成每個目標需要的資源都一樣,都是五十個點數,但是我們手上的資源,只足夠我們完成兩個目標,也就是一百個點數,但因為每件事情都很重要,所以都得放資源下去做,那我們就能得出,平均每一個目標被放置的資源,也就只有少少的十個點數,為了達成目標,我們就只能夠要求員工加班,或是想辦法找臨時額外的資源來處理,那我們所有的精力就會被處理資源的事情所佔用,而且決大部分的狀況下是不可控的,或是額外取得的資源品質不佳。那最終時間到的時候,請問,我們會完成多少項目標呢? 答案很簡單,零個,可能都在進行中,或是為了時程壓力而省略了很多思考策略,導致結果不理想,基本上我們照著數字排定下來,每一個目標都沒有放置足夠的五十個點數,所以目標都是無法完成的。

 

接著我們換另外一個思路,我們把這十個目標排出優先順序,從一排到十,兩兩捉對廝殺,找出真正最重要的那一個,我們就可以放置所有的資源在最重要的兩個目標上面,讓這兩個目標吃滿需要的五十個點數,這樣既能在一定的時間完成,也能把目標做到理想。你可能會問我,那另外八個怎麼辦? 就是下一個循環啊,既然都有優先順序了,我們先完成最重要的是兩件事,有什麼問題呢?而且如果成員們都看得到目標,願意為了目標努力,還有可能提前完成,或是得到超出預期的結果,畢竟要馬兒好,也要給馬兒吃草,對吧。

 

其實這樣的思考模式,我們一定都曾經用過,只是時間久了,就失去了當時的童心。大家有玩過策略遊戲嗎?我當時是在玩三國志策略遊戲的時候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在打仗的時候,雙方都有十個武將,我們不會選擇一個武將對一個武將的模式,一定是選擇群毆,讓很多個人同時集中火力去逐個擊破,甚至遊戲系統還為這樣的攻擊模式放上了加成獎勵,可以有額外的傷害,在這種模式下,群毆遠比單挑還有效。只是為什麼到了工作上,我們卻選擇讓一個人同時間承擔多個責任,又希望同時完美的完成呢?很多時候,我們缺乏對實際狀況的思考,只期待看到目標,卻忘了中間的過程是需要有足夠的投入的,而社會讓我們習慣去思考,如何用最少的時間完成最多的事情,而忘記能夠真正解決問題才是最重要的結果,否則我們所得到的,都只是為了得到結果而得到的結果,一方面,他結果可能不是很好,屬於還能接受的那種等級,二方面,所得到的結果,也可能是完全錯誤的結果。

最後下個結論,如果工作只是為了得到薪水,讓事情可以結束,那或許像散彈槍似的隨意掃射,可能符合這樣的期待,但若是我們是真的想要從中解決問題,並且從解決這個問題中學習到有用的經驗,來作為未來升遷或是跳槽的籌碼,那學會把事情做對,就遠比把事情做完來得重要,而做對,是需要相對應的投入的,這是我從最近很夯的陸劇「天才基本法」中學習到的理念,也在這裡推薦給各位看,話說我還真考慮寫除了測試和管理之外的部落格,有可能來寫個影劇部落格,因為我從小就耳濡目染,家裡就是開錄影帶出租店的,長大後還在愛奇藝工作,電視電影基本就深入我的骨髓了,之後有時間再來慢慢寫吧~

文章作者介紹

Fabian Lin

你也想要分享知識和觀點嗎?KEENLITY目前推出INSIGHT觀點報,誠徵「專欄作家」與「單篇投稿」,點擊連結投稿並了解好處和責任。

精選軟體測試線上課程

邀請您訂閱INSIGHT觀點電子報

Similar Posts

沒基礎就用AI寫程式是什麼樣子? – 使用AI前要先知道的小故事

沒基礎就用AI寫程式是什麼樣子? – 使用AI前要先知道的小故事

近期面試了一位自動化測試工程師,而我的習慣,是會以一個貼近實務的題目作為考題,請人選用程式解決,這次是請他將API的Response做解析,並取得我要的資料內容。 人選說他有帶自己的電腦來,想直接上手寫。我覺得沒有不妥,比起上白板更有效率,就等他開好電腦,打開VS Code。 接著他開始寫註解,我剛開始覺得這個習慣不錯,接著發現他有安裝Copilot,畫面上跳出了一條條的Auto...

你憑什麼教人?憑我的執念和哲學觀 – 軟體測試顧問之路

你憑什麼教人?憑我的執念和哲學觀 – 軟體測試顧問之路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如果這句話是出自經典,但為什麼我仍然執著於指導著下屬?即使在我聽到很多人都覺得我沒資格,或是我憑什麼的時候,我依然堅持著。
我反思了我的成長歷程,發現到,因為我曾經遇到過不好的老師,以及遇到過影響我一生的老師。在我的思維中,我覺得這個世界上欠缺太多好的老師了,而我想用我的方式,來給予願意相信我的人一些指引。因為我覺得有個曾經相信你的人是非常重要的,即使過了十幾二十年,甚至當我們老去的時候,你都會想著曾經有一個過客,影響著你的人生。

KEENLITY的3年軟體測試創業回顧

KEENLITY的3年軟體測試創業回顧

KEENLITY三週年慶推出多重優惠!宣布30家企業訂閱Armoury+可享「價格鎖定,終身不漲價」的特惠,並加碼推出Starter方案,滿足小型測試團隊需求。此外,用量更大幅提升,在價格不變下可用案例量翻倍。我們的測試管理系統Armoury+擴展至完整API功能,並計劃年底上線API監控。過去三年,KEENLITY從零客戶成長至服務多家企業,並組建軟體測試聯盟,攜手國際夥伴。KEENLITY的成長軌跡已成定局,迎接下個輝煌三年!